返回文章列表
2025-07-13 个人感悟

WMS产品经理激荡三十年

WMS 产品经理 数字化交付

写在28岁之际 —— 从西北到东部,从学生到产品经理,我的人生就像一个"未上线的版本",一直在更新,一直在热更,还一直没有稳定版本号。

1997年,我出生在甘肃兰州,一个牛肉面比PPT还筋道的地方。

童年KPI是"谁先抢到电视遥控器",成年后的KPI变成了"客户能不能在下周上线"。

【你以为我只是个写文档的,其实我是新时代搬砖侠】

2015年,我还在写作业。没人知道,10年后,我会每天写另一本"作业"——PRD。区别是,老师以前只打"优良中差",现在老板一句"你这逻辑不行",我直接在会议室社死三次

曾经我以为仓库是个"堆东西的地方",后来才发现:

它是个能让人疯掉的宇宙黑洞。

上一个进去调研的人,已经在托盘上坐了三小时没走出来。

【WMS不是仓库管理系统,是我的第二人格】

加入菜鸟之后,我做WMS系统商业化交付。

别人跑去北上广卷投行、卷大厂C端,我却一步步走进仓库、堆场、码头、ERP和API组成的世界

商业化交付,听起来很高大上,实际上是:

"三天两头出差 + 五天两头开会 + 全天候被需求支配"

每次客户给我提需求都像说段子:

"你们能不能像淘宝一样,点一下就能发货?"

"有没有一键自动理货的功能?不用扫码的那种。"

"我们系统只要一个入口,能下单、入库、出库、清关、收款、直播带货就行。"

我说:可以啊,你这是需要个系统?你这是需要个马云

【在马来西亚的堆场里,我是唯一一个懂系统的人,除了保安】

第一次出海,我信心满满。后来发现,唯一让我"上线"的,是防晒霜

别人出国拍照打卡,我出国是去和叉车谈心的。

全球出差像开盲盒:

有的客户现场用的是笔,有的用的是表格,最先进的那个——用了"拍照+群聊",形成一整套类系统生态:

"流程靠吼、状态靠猜、库存靠记仇"

我在某国调研完仓库出来,队友问我一句:"你怎么看?"

我说:"这个仓库,除了地是平的,其他都需要上线。"

仓库没条码、堆场全靠Excel、司机喊一嗓子代替流程流转——

客户说:"Can your system link with our driver's WhatsApp?"

我差点就说:"Can your forklift link with my tears?"

我学会了用中英混搭讲产品,学会了对着堆满灰尘的白板画架构图,

也学会了在客户沉默三秒后,迅速切回"让我们再看一个方案"模式。

我开始明白:仓库不是只装货,它还装着每一家公司对秩序的渴望

我站在热浪中思考人生:这真是人类的物流现场吗,还是《流浪地球》的仓储外传?

【我不叫产品经理,我叫"万能接口人"】

在菜鸟做数字化系统交付之后,我的角色发生了本质变化。

我不是在"打交付仗",我是在斡旋四方、周旋八面

对开发:我说"别急,我来解释业务";

对业务:我说"别急,我来写逻辑";

对客户:我说"你放心,什么都能配";

对自己:我说"加班也别忘记点杯冰美式"。

每次蓝图评审,我都在心里默默问自己一句:"我们这是在做系统,还是在做善事?"

【我写的每一份蓝图,都是和现实妥协过的理想主义】

我不怕写文档,我怕客户说:"你写的我们看不懂,能不能就先上线?"

你想用模块化控制规则,他说"你们有没有那种'不点按钮也能过流程'的设计?"

你说要先走现状流程,他说:"我们的流程都是灵活走的,写不出来。"

你说要冻结方案,他说:"先冻一部分,其他边上边看。"

我无数次修改版本,编号从v1.0改到v26.3,每一次都告诉自己:

"这不是推翻,是演进;这不是妥协,是适配;这不是客户耍赖,是他们也很痛苦。"

产品经理和系统一起成长,但更重要的是,在一次次流程图被打碎重构中,我也在练成一个更懂组织逻辑的人。

【这不是激荡三十年,这是我在一套套系统里,寻找长期主义的过程】

我没创业,也没融资,但我做过几十个仓库的系统上线;

我没写畅销书,也没上热搜,但我让中国的系统在多个国家顺利跑起来。

我不会写代码,但我能设计出让研发少写代码的参数;

我不在做"0到1"的产品,而是在做"1到N"的标准化胜利

我是1997年出生的甘肃人,

现在在杭州,在菜鸟,做着全球供应链数字化系统的商业化交付。

我的职业目标不是做下一个商业化软件独角兽,而是——让每一个系统上线时,不再靠奇迹,而是靠设计与理解。